学术成果
论文:
1) “The Ambivalence of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s Reflected in Joseph Heller’s Catch-22”(香港慧文出版社《中国内地大学科研论文精选》,1999年)
2) 《超越“孤立艺术家的神话”——从〈奇境〉和〈婚姻与不忠〉浅析欧茨创作过渡期的艺术观》(《当代外国文学》,2003年第1期)
3) 《从嘉莉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及其内在矛盾性》(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2003年第2期)
4) 《巴赫金视角下的性别秩序:浅析〈伤心咖啡馆之歌〉中的女性乌托邦理想及幻灭》(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》,2003年第2期)
5) 《〈女勇士〉中的个人与群体价值初探》(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》,2003年第3期)
6) 《〈伤心咖啡馆之歌〉的“二元性别观”透视》(《外国文学评论》,2003年第4期)(被收入王祖友主编《美国文学评论案例》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11年11月)
7) 《父权制社会与女性乌托邦:“性别领域划分”意识形态与朱厄特两部小说的女权主义立场》(《国外文学》,2004年第1期)
8) 《〈伤心咖啡馆之歌〉中‘狂欢节乌托邦’的诞生与灭亡》(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04年第1期)
9) 《文本“过度阐释”及其历史语境分析:从〈伤心咖啡馆之歌〉的“反犹倾向”谈起》(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》,2004年第4期)(被收入《中国教育改革》2004年12月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)
10) 《“婚礼”隐喻与麦卡勒斯的社会身份观:〈婚礼的成员〉中的女性乌托邦理想》(《美国文学研究》第2辑,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)
11) 《女性视角不是婆婆妈妈》(《今日女报》,2004年5月25日,第13版)
12) 《“(女性)作家”:浅谈乔伊斯·卡洛尔·欧茨的“隐性写作”理论与实践》(《外国语言文化》,2004年第2期)
13) 《浅析亨利·詹姆斯小说<美国人>中的哥特成分》(《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04年第6期)
14) 《西方女性哥特研究——兼论女性主义性别与体裁理论》(《外国语》,2005年第2期)
15) 《破解“精神隔绝”之谜:卡森·麦卡勒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及研究述评》(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2005年第2期)(人大复印资料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)
16) 《“险”中取胜,“情”字当头――简评斯特拉·里明顿的间谍小说<险情>》(《译林》,2005年第5期)
17) 《<极度孤单>:欧茨短篇小说回顾展》(《外国文学动态》,2006年第4期)
18) 《乔伊斯•卡洛尔•欧茨的犹太寻根》(《中华读书报》,2006年9月20日)
19) 《大屠杀叙事与犹太身份认同:欧茨书信体小说<表姐妹>的犹太寻根主题及叙事策略分析》(《外国文学》,2007年第5期)(被收入刘文松主编《美国犹太文学研究论集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19年6月)
20) 《权力关系的性别隐喻:〈金色眼睛的映像〉中哥特意象的后现代解读》(《国外文学》,2008年第4期)
21) 《“大屠杀后叙事”与美国后现代身份政治:论犹太大屠杀的美国化现象》(《外国文学》,2009年第1期)(被收入刘文松主编《美国犹太文学研究论集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19年6月)
22) 《“无知带来的新奇乐趣”:亚当·斯密的知识分化论》(第二作者,《外国文学》,2009年第4期)
23) 《寓言、身体与时间——〈没有指针的钟〉解析》(《外国文学评论》,2009年第4期)
24) 《走出女性主体意识的浅滩:浅析欧茨早期作品中的“困妇”与“逆女”形象》(《华东外语教学论坛》第5辑,2010年10月,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)
25) 《英美散文教学:反思与新探》(《华东外语论坛》第6辑,2011年10月,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)
26) 《“精神隔绝”的宗教内涵:浅析〈心是孤独的猎手〉中的基督形象塑造与宗教反讽特征》(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2011年第6期)
27) 《东洋与西洋的统合》(第二作者,《日本问题研究》,2012年3期)
28) 《自然的文化建构:从<重游缅湖>看E·B·怀特的生态书写》(《华东外语论坛》第7辑,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,2012年10月)
29) 《生存伦理的探寻之旅——评阿瑟·米勒的短篇小说集<存在>》(《外国文学动态》,2013年第3期)
30) 《“恐老症”与都市生活的隐形空间:<一个好邻居的日记>中的越界之旅探析》(《外国文学》,2013年第5期)
31) 《“自然之镜”中的文明映像——<金色眼睛的映像>的女性生态视角》(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2013年第6期)
32) 《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启示——以内地五所高校及港澳台五所高校为例》(第三作者,《厦门大学学报(教学专辑)》,2013年12月)
33) “Seeking the Meaning of Loneliness: Carson McCullers in China”(Carson McCullers in the Twenty-First Century, Eds. Alison Graham-Bertolini and Casey Kayser, Palgrave Macmillan, 2016年10月)(209-232)
34) 《儿童视角下的暴力与身份认同:欧茨小说<蜘蛛仔>与<身份证明>的暴力叙事探析》(《漫漫求索:外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17年3月)
35) 《文本不能承受之重?——专访<寓言>译者林斌》(《三联生活周刊》,2017年10月2日第40期)
36) 《捉摸不透的<寓言>》(《人民日报》,2017年11月14日第14版,第二作者)
37) 《老龄化的文学表征与身份政治——“成熟小说”之源流探析》(《外国文学动态研究》,2018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文学研究文摘》2018年第4期转载)
38) 《“精神隔绝”的多维空间:麦卡勒斯短篇小说的边缘视角探析》(《外国文学》,2018年第3期)
39) 《永远的麦卡勒斯和<伤心咖啡馆之歌>——写在卡森·麦卡勒斯百年诞辰》(《伤心咖啡馆之歌》,李文俊译,北京燕山出版社,2018年4月)
40) 《文学阅读的专业内涵及教学策略——也谈外国文学教学的人文思想渗透》(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》,2019年第1期)
41) 《美国南方小镇上的“文化飞地”:麦卡勒斯小说的咖啡馆空间》(《外国文学评论》,2019年第2期)
42) 《“成熟小说”的身份政治与美学诉求:以<天黑前的夏天>为例》(《外国语言文学论文集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19年11月)
43) 《威廉·福克纳:美国的意识流文学代表》(《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:12堂小说大师课》,三联书店,2021年1月)
44) 《战争机器、权力秩序与道德寓言——福克纳<寓言>的现代性语境及文本特征分析》(《世界文学研究》,2022年第9期)
45) 《福克纳<寓言>中的文本含混与伦理悖论》(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2023年第1期)
46) 《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疆域拓展与边界跨越——探索从英美文学到英语文学的教学改革思路》(《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探索——厦门大学解决方案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23年11月)
47) 《问题·理论·素养:英语专业研究型文学课堂的三维建构——基于 V.S.奈保尔<布莱克·华兹华斯>的课堂教学实践》(《国际教育学》,2025年第7卷第8期)
译著:
1) 《洛杉矶的秘密》(第二译者,与陈法春合译,群众出版社,2001年)
2) 《预感》(《世界文学》,2004年第1期)(分别收入《世界文学》编辑部编选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《不合常规的飞翔:新世纪〈世界文学〉短篇小说精华》,2005年1月;《外国文学研究》编辑部选编、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《2004年外国文学作品精选》,2005年2月;《名作欣赏》,2006年9月第17期)
3) 苏珊·桑塔格文集《重点所在》(参译2篇,陶洁主编,上海译文出版社,2004年5月)(收入黄梅主编《沉默的美学:苏珊·桑塔格论文选》,南海出版社,2006年6月)
4) 《后身体:文化、权力和生命政治学》(参译2篇,汪民安主编,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4年8月)
5) 《在土星的星座下(节选)》(《世界文学》,2004年第4期)
6) 《险情》(长篇译文)(《译林》,2005年第5期)
7) 《伴侣物种宣言》(《今日先锋》14,2007年4月)(收入汪民安主编《生产》第6辑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8年12月)
8) 《尊崇》(第一译者,与马红旗合译,商务印书馆,2007年7月)
9) 《母语》(《世界文学》,2009年第6期)
10) 《天使学》(第二译者,与陈丹萍合译,上海译文出版社,2012年12月)
11) 《梦之书》(独立译者,上海译文出版社,2013年10月)
12) 《福尔摩斯探案全集》(修订版)(译审,群众出版社,2014年9月)
13) 《厨房》(独立译者,《首届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获奖作品集》,外文出版社,2014年)
14) 《福克纳短篇小说集》(参译2篇《艾莉》、《伊万吉林》,陶洁主编,北京燕山出版社,2015年11月)
15) 《寓言》(独立译者,北京燕山出版社,2017年9月)
16) 《存在:阿瑟·米勒短篇小说集》(独立译者,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7年11月)
17) 《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精选》(独立译者,群众出版社,2018年4月)
18) 《福克纳短篇小说集》(参译2篇《胸针》、《西北风》,李文俊、陶洁主编,北京燕山出版社,2020年1月)
专著:
《精神隔绝与文本越界:卡森·麦卡勒斯四十年代小说哥特主题之后女性主义研究》(天津人民出版社,2006年12月)
教材:
1) 《闯世界:综合英语口语教程》(参编,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5年)
1) 《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准备指南》(参编,南开大学出版社,1998年)
2) 《朋自远方来:天津人民广播电台99世界体操锦标赛专题英语口语教程》(编委,天津教育出版社,1999年)
3) 《最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》(写作部分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1年)
4) 《二十世纪美国文学选读》(参编,陶洁主编,北大出版社,2006年8月)
5) 《美国诗歌选读》(参编,陶洁主编,北大出版社,2008年9月)
6) 《美国散文选读》(副主编,陶洁主编,北大出版社,2009年3月)
7) 《外国女性文学教程》(“美国女性文学”部分独立撰写人,陈晓兰主编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11年5月)
8) 《美国读本》(副主编,金衡山主编,北大出版社,2011年9月)
9) 《美国文学选读》(参编,陶洁主编,北大出版社,2012年6月第一版,2017年4月第二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