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悦, 易梦春, 吴红斌.中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体系和教育规模比较[J].医学与社会, 2025, 38(3): 93-99. (北大核心)
易梦春, 沈文钦, 徐浩天. 导师联合指导如何促进博士生创新能力——基于师生互动的中介效应分析[J]. 教育发展研究,2024, 44(19): 10-20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易梦春, 吴红斌. 我国高质量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的成效评价及推动策略[J]. 高等教育研究,2023, 44(9): 74-88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易梦春, 沈文钦, 陈洪捷. 专业学位博士创新能力培养:内涵、现状与路径探析[J]. 科教发展研究, 2023, 3(3): 78-105.(AMI 新刊)
别敦荣, 易梦春.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策略[J]. 高等教育研究, 2021, 42(3): 7-16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别敦荣, 易梦春.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标准、进程预测与路径选择[J]. 教育研究, 2021, (2): 63-79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别敦荣, 易梦春,等.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发展趋势及其启示——基于11个国家(地区)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考察[J].中国高教研究, 2018, (11): 35-44. (CSSCI & 北大核心,《新华文摘》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)
别敦荣, 易梦春.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——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相关数据的分析[J]. 教育研究, 2018, (4): 135-143+149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别敦荣, 易梦春. 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战略选择[J].中国高教研究, 2018, (1): 57-63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别敦荣, 易梦春. 普及化趋势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——兼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[J].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, 2017, 38(3): 15-26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易梦春.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——基于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模型的预测[J]. 中国高教研究, 2016, (3):47-55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别敦荣, 易梦春, 李家新. “十三五”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[J].中国高教研究, 2016,(1): 83-90. (CSSCI & 北大核心)
王婷婷,易梦春,陈馨.网络情境下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运用——以厦门大学为例[J].长沙大学学报,2015,29(03):129-131.
Bie, D., & Yi, M. The Con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ponse in China[J].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,2014, 39(8): 1499-1510.(SSCI)
汤俊雅,别敦荣,易梦春.哈佛大学课程革新:来自通识教育委员会的报告[J].山东高等教育,2014,2(12):56-74.
菲利普·G·阿尔特巴赫,易梦春.研究型大学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[J].山东高等教育,2014,2(11):14-26.
易梦春.校门:大学的精神符号[J].大学(学术版),2013,(03):47-5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