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论文
朱孟楠、张兴祥(通讯作者)、王晓健、黄菁菁:《习近平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想探源与重要实践》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2025年第1期。
张兴祥、何元茜:《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》,《福建师范大学(哲社版)》(CSSCI),2025年第1期。
史九领、杜子萍、张兴祥(通讯作者):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政策演进逻辑与政策工具选择》,《南方经济》2025年第1期。
张兴祥、温沁妍、史九领(通讯作者):《数字普惠金融能否缓解家庭贫困脆弱性——基于县域层面和动态贫困的视角》,《学术研究》(CSSCI),2024年第11期。
史九领、张兴祥(通讯作者)、洪永淼:《地方重点产业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——基于交错型DID识别策略的实证分析》,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》(CSSCI),2024年第9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产业经济》2025年第2期全文转载。
张兴祥、杨子越(通讯作者):《美国塑造全球供应链的三种实力解构及其对中国的镜鉴》,《亚太经济》(CSSCI),2024年第5期。
张兴祥、朱婷宜、史九领(通讯作者):《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中国化进程——从破除“无流通论”到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》,《政治经济学评论》(CSSCI),2024年第5期。
张兴祥、杨子越:《美国全球供应链的扩张与收缩:一个历史视角》,《学术月刊》(CSSCI),2024年第9期。
张兴祥、何元茜(通讯作者):《“组织兴” 何以带动 “产业兴”:以中国农民合作社为例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(CSSCI),2024年第5期。
张兴祥、陈夏妍、兰鹏(通讯作者):《习近平关于“数字福建”的重要论述、实践探索及创新发展——从“数字福建”到“数字浙江”再到“数字中国”》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(CSSCI),2024年第4期。
张兴祥:《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》,“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理论创新”笔谈,《福建论坛(人文社科版)》(CSSCI),2024年第6期。
张兴祥、曾冠豪:《以制度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》,《南京大学学报(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)》(CSSCI),2024年第2期,《行政改革内参》2024年第9期全文转载。
张兴祥、孙赛杰(通讯作者):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否促进碳减排——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》,《南开经济研究》(CSSCI),2024年第2期。
沈小源、李惟简、张兴祥(通讯作者):《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数量和价格效应》,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》(CSSCI),2024年第1期。
张兴祥、杨子越:《全球供应链合作困境及其破解思路》,《世界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23年第5期。
张兴祥、洪永淼:《我国对外开放的五大历史性转变》,《前线》,2023年第12期。
史九领、张兴祥(通讯作者)、洪永淼:《地方重点产业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——基于交错型DID识别策略的实证分析》,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》(CSSCI),网络首发2023-11-03。
张明、张兴祥(通讯作者):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——来自2013—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》,《经济学家》(CSSCI),2023年第6期。
张兴祥、何昊翰:《从项目制到共同体构建: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运行向路》,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23年第3期。
张兴祥、杨子越(通讯作者):《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供应链安全及中国的应对策略》,《亚太经济》(CSSCI),2023年第2期。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3年第4 期“学术卡片”。
张兴祥、史九领(通讯作者)、洪永淼:《中国式县域现代化的“晋江经验”》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(CSSCI),2023年第2期。
张兴祥、洪永淼:《习近平关于新发展阶段、新发展理念、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及原创性贡献》,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(CSSCI),2022年第5期。
张兴祥、韦博予:《公共教育是否有助于抑制国家内部冲突—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》,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(CSSCI),2022年第5期。
张兴祥、王梓健(通讯作者)、何昊翰:《方言掌握度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的影响——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研究》,《福建论坛(人文社科版)〉(CSSCI),2022年第7期。
张兴祥、史九领(通讯作者)、庄雅娟:《子女健康对父母劳动力供给的影响——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》,《经济学动态》(CSSCI),2022年第3期,入选《中国统计年鉴》(2023卷)优秀论文。
张兴祥,王艺明:《什么才是正确的中国经济学现代化发展道路》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(CSSCI),2020年第6期。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21年第2期转载。
张兴祥,庄雅娟,黄明亮:《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镜像与突围路径研究——基于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视角》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,2020年第11期。
张兴祥:《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趋势与新优势》,《人民论坛》(CSSCI),2020年11月(上)。
张兴祥,王艺明:《“双循环”格局下的自贸试验区》,《人民论坛》(CSSCI),2020年9月(下)。
张兴祥,范明宗(通讯作者):《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的收入分配》,《福建论坛(人文社科版)》(CSSCI),2020年第4期。
张兴祥,洪永淼(通讯作者):《对计划与市场的再认识——从列宁到邓小平》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(CSSCI),2019年第1期,《新华文摘》(网刊)2019年第17期全文转载。
洪永淼,张兴祥(通讯作者):《关于福建省建设“大双城”的建议与构想》,《福建论坛(人文社科版)〉(CSSCI),2019年第6期。
王艺明,张兴祥:《对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考》,《政治经济学报》(CSSCI)2019年4月第14卷。
张兴祥,洪永淼(通讯作者):《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、特征及理论演进》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(CSSCI),2018年第1期,《新华文摘》(数字版)2018年第16期全文转载。
张兴祥,钟威,洪永淼(通讯作者):《国民幸福感的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:基于LASSO的筛选方法》,《统计研究》2018年第11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统计与精算》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,获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。
张兴祥,庄雅娟:《两阶段制度变迁模式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》,《经济学动态》(CSSCI),2017年第10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保障制度》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
洪永淼,张兴祥(通讯作者):《“中国梦”的世界意义》,《福建论坛(人文社科版)》(CSSCI),2017年第7期。
张兴祥,洪永淼:《“中国梦”与“美国梦”网络关注度的相关性研究——基于百度指数和谷歌指数的实证检验》,第一作者,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(CSSCI),2017年第5期。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7年第6期转载。
张兴祥:《“美国梦”衰落吗——奥巴马政府重建中产阶级基石的动因与举措》,《国际政治研究》(CSSCI),2015年第3期。被中国期刊网(CNKI)遴选为2015年度重要文章,全文译为英文向海外推介,并荣获厦门市第十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
张兴祥,许焱,李雅霏:《中国制造业是否陷入“低技术均衡”》,《中国科技论坛》(CSSCI),2016年第8期。
张兴祥,罗雪梅,李雅霏:《“低技术陷阱”的理论阐释与研究展望》,《科技进步与对策》(CSSCI),2016年第8期。
林迪珊,张兴祥,陈毓虹:《公共教育投资是否有助于缓解人口贫困—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》,《财贸经济》(CSSCI),2016年第8期。
张兴祥,林迪珊:《外来务工人员收入与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》,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》(CSSCI),2014年第3期。
张兴祥,郑巍巍:《西方学者关于技术获得与创新的路径之争》,《财经科学》(CSSCI),2013年第11期。
张兴祥:《我国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——基于CHIP2002数据的实证分析》,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(CSSCI),2012年第6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教育学》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,《新华文摘》2013年第7期“论点摘编”。
张兴祥:《课征强制培训税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方案设计》,《税务研究》(CSSCI),2012年第4期。
张兴祥,郑巍巍:《新加坡技术发展税方案及其经验总结》,《涉外税务》(CSSCI),2012年第11期。
张兴祥,邱锦秀:《国外促进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——以日本、新加坡、韩国为例》,《涉外税务》(CSSCI),2012年第6期。
张兴祥,金超:《青年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:问题与对策》,《中国青年研究》(CSSCI),2010年第7期。
张兴祥,林希:《近30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际比较研究进展》,《国外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0年第3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职业技术教育》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。
张兴祥:《在职培训市场失灵问题研究评述》,《经济学动态》(CSSCI),2009年第10期。
张兴祥:《农民工失地情况、生存状况及未来意向》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(CSSCI),2009年第1期
张兴祥:《价值、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》,《江淮论坛》(CSSCI),2008年第3期。
张兴祥,刘建河:《人力资本投资:梦想与现实》,《中国青年研究》(CSSCI),2008年第10期。
张兴国,张兴祥:《再论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》,《政治学研究》(CSSCI),2007年第3期。
雷根强,张兴祥: 《邓子基教授税收研究述要——写在庆祝邓子基教授从事教育科研60周年之际》,《税务研究》(CSSCI),2007年第8期。
张兴祥:《工会组织缺位下的工人个人谈判博弈——兼论我国民工的策略抑制问题》,独立作者,《财经科学》(CSSCI),2007年第4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工会工作》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
张兴祥:《美国征信业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》,《当代财经》(CSSCI),2005年第11期。
张兴祥:《征信产品的“准公共产品”属性及其供给方式》,《江淮论坛》(CSSCI),2005年第4期。
张兴国,张兴祥:《“李约瑟难题”与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》,《广东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03年第2期。
张兴祥:《“毒其心”解》,《江海学刊》(CSSCI),2000年第2期。
2.著作
周颖刚,张兴祥,张远航,《中国近代西方金融学文献丛刊》(52册)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24年版。
洪永淼,张兴祥,张远航,《近代中国〈资本论〉文献集成》(45册)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21年版。
谢嘉晟,张兴祥:《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:WISE足迹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20年版。
杨继国,靳涛,张兴祥: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2019》,第三作者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19年版。
龙小宁,靳涛,赵建,张兴祥: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研究》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7年版。入选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规划项目。